坎儿井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6月至11月。
-气候宜人:夏季和秋季的吐鲁番气候较为凉爽,适合游玩。坎儿井作为古老的水利工程,夏季进入坎儿井会感到特别凉快,可以降温避暑
-丰富的旅游资源:吐鲁番地区在夏季和秋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,如坎儿井民俗园、坎儿井博物馆等,可以参观、购物、度假,体验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
坎儿井是“井穴”的意思,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,普遍存在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,与万里长城、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。
构造:
-竖井:主要用于开挖暗渠时定位、下井、排土和通风等,后期也便于检查、岁修和维护。竖井之间有一定间距,上游段、中游段、下游段间距不同,深度也因位置而异,其断面一般为圆形或矩形。
-暗渠:是坎儿井的主要组成部分,长度一般为3至5公里,最长的超过10公里。暗渠可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,集水段在潜水位以下开挖,截取和汇集地下水;输水段把集水段的水引出地面。暗渠的纵坡比当地潜水位纵坡平缓,所以能实现自流灌溉。
-明渠:暗渠的出口连接明渠,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储水涝坝。明渠长度根据龙口至灌区的距离而定,流量一般为2至215升/秒。
-涝坝:即小型蓄水池,主要用以夜蓄昼放,提高水温,并便于集中轮灌,可调配坎儿井水,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。
工作原理:吐鲁番夏季炎热少雨,但北部有博格达峰,西部有喀拉乌成山。夏季山上的融雪和雨水顺势流向盆地,渗入戈壁地下变为潜流,积聚日久形成充足的水源。人们利用山的坡度,巧妙地开凿坎儿井,通过竖井将地下潜流引出地表,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。
历史发展:坎儿井的历史悠久,早在《史记》中便有记载,时称“井渠”。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,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。据推测,吐鲁番盆地坎儿井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
作用及意义:坎儿井不因炎热、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,流量稳定,保证了自流灌溉,为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。它使沙漠变成绿洲,孕育了吐鲁番独特的农业文化和绿洲文明,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,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。
坎儿井是吐鲁番地区的瑰宝,是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文化、科学和生态价值。